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职场攻略

曲阜人才网职场青年:“内心不安”为哪般?

来源:曲阜人才网 时间:2012-02-04 作者:曲阜人才网 浏览量:

  ◆阅读提示 随着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,“80后”陆续步入而立之年,“90后”职场新人崭露头角。这些职场青年的社会心态、生活状态与父辈有何不同?一项大型社会调查活动报告显示,逾8成职场青年感到有压力,住房是其“心头之患”,近6成职场青年的月收入在1001—2000元之间,多数青年感到“职业不定,内心不安”。

  该项调查活动由省社科联与省民意调查中心联合举办,选择济南、青岛、淄博、德州作为调研地,涉及的职场青年主要包含第二、三产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从业青年,发出调查问卷1280份,有效回收率达到94.36%。从被访者的文化程度看,本科及以上的占32.7%。

  8成青年感到职场压力

  仅有十几平方米的“蜗居”内,堆满杂乱的家具,走路时需侧着身子“扶墙进扶墙出”;两面都是窗户,室内寒气弥漫,即便大白天也得裹着厚厚的棉被缩在床上……看着眼前的生活,即便是新婚不久,何晴的内心还是泛起阵阵酸楚。

  何晴研究生毕业后在一家行业类媒体工作,每月有5000元的收入,丈夫在一家化工厂上班,月工资也有3000余元,按说两人本该过着舒适自足的生活,但是自从动了结婚买房的念头,他们就走上了节衣缩食的不归路,就连出门是否打车也要纠结半天。

  “我们都是从农村出来到城市赤手空拳打拼的,双方家庭不能提供经济上的支持。”去年6月,他们在山师东路花62万元买了个小户型做婚房,首付22万元,跟亲戚朋友借了18万元,剩下的40万元全是贷款,每月光房贷就是2600多元。何晴的身体不太好,但一闲下来,脑子里萦绕的全是这些数字,若朋友催着还钱,更是焦虑难安,因此只能在单位主动承揽任务,多出差加班赚钱,生活上则一切从简。因新房明年才能交房,目前就先租住着条件简陋的一居室。

  近日刚公布的《山东省职场青年社会心态调查研究报告》显示,除了少数已经进入社会精英层的青年之外,逾8成职场青年感到有压力,经济压力是主压力源,住房是其“心头之患”。尤其是私营企业主或个体工商户、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等群体的压力更大,高达9成以上。

  调查发现,拥有自有产权住房(无贷款)的青年仅占19.6%;17.9%的青年虽然拥有自有产权住房,却背负着沉重的还贷压力;超过1/3的青年住父母的房子,即使是已婚青年,也有接近3成住父母的房子。尤其是济南和青岛两个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,青年拥有产权房的比例明显低于淄博市和德州市。

  收入水平不高 行业差别明显

  每到年关,看到有编制的正式工兴高采烈地拿到数万元的年终奖,而自己也是正规院校毕业的大学生,与正式工从事同样的工作,只因一个劳务派遣的“临时工”身份,收入差距却是天壤之别……一想到这些,省城某出版社的编辑小李便满腹委屈。

  “正式工,工资加奖金年收入八九万元,而我工作两年虽然也经历了涨薪,但工资还是太低,而且涨的薪水都被物价‘吃掉了’。”小李告诉记者,扣完保险后,剩下不到1500元的月工资,每到交房租那天就发愁,日常花销能省则省,生活实在是捉襟见肘。“这两年,一碗米线从5元涨到8元,大商场几乎不敢进去,那里的衣服几乎全线迈入千元时代。”小李前几天去买一件羽绒服,400多元的标价让其一直犹豫不决,在外面来回转悠了3圈,才最终买下来。

  现在小李每天都忙于复习考证,以期有机会跳槽,改变现状。

  调查显示,职场青年整体收入水平不高,行业差别明显,近6成月收入在1001至2000元之间,平均月收入为1819.5元。

  对不同职业群体的月收入状况进行交叉分析发现,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最高,每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比例为73.9%,其中3000元以上的占1/4;其次是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,约一半每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;企业管理人员、私营企业主或个体工商户处于第三层次,大多数人收入在1001至2000元之间,2001至3000元的占两成以上;自由职业者、工人和商业服务业人员3个群体的收入水平最低,8成左右月收入在2000元以内。

  多数职场青年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感,处于“职业不定,内心不安”的不稳定状态。数据显示,职场青年的职业变动性很强,在所有被访者中,一半以上有过工作变动的经历。其中,变动过一次的占28.9%,变动过两次的占15.4%,变动过3次及以上的占11.1%。

  多数人愿为改善生活付出努力

  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张华教授分析,从客观因素来讲,国家目前的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,尤其是初次分配制度,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,收入差距明显偏大。

  此外,现代年轻人期望值高,想要获得成功的年龄大大提前。他们希望在“黄金年龄”享受“黄金生活”,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与上两代人完全不同。很多年轻人刚刚毕业就想拥有“房子”、“车子”和“票子”,享受成功人士的生活。之所以会有这种普遍的高期待,一方面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家庭支持能力的提升有关,另一方面也是青年攀比心理使然。

  “接近1/3的被访者说不清自己的付出和收入是否成正比,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对自己的实际能力表现出迟疑的态度。”山东省民意调查中心主任张晓研究员说,这表明职场青年虽然对收入水平不满,但在情理之中,尚可容忍。调查同时发现,一半以上的青年选择“继续学习深造,提升竞争能力”,以改善自己的生活。这也充分说明,青年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实际谋生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。与此相应的是,职场青年的情绪整体平稳,多数人愿意为改善生活付出多方面努力。

  调研团队建议,针对大多数青年收入偏低的现实和渴望公正的诉求,政府应通过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用工监督,及时制止和惩处违反劳动法规的行为,保障低收入青年基本权益;要通过政策调节,使社会再分配更加公平;针对职场青年普遍面临的幼儿入托难、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、申请公租房难等现实问题,相关政府部门要简化办事程序,提高服务意识,把民心工程做大做强,实现社会发展成果更合理的分享。

  针对职场青年不同程度存在的“不安全感”和规避风险的需要,政府要充分运用行政杠杆,解决全体劳动者“三险一金”的足额征缴问题;要通过舆论引导,使工薪阶层的青年意识到商业保险的重要补充作用,自觉未雨绸缪,逐步构筑起双重社会保障网络,消除职场青年的后顾之忧。

分享到:
相关推荐
暂无相关推荐
官方微信

版权所有©2008-2018 济宁众才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服务许可证:370883015001号 鲁ICP备11011025号-1

Powered by 曲阜人才网 电话(Tel):0537-2156777 EMAIL:985205333@qq.com

鲁公网安备 37088302000305号

用微信扫一扫